黑龍江省“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下)
第四章 科技創新支撐産業發展
繼續深入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培育科技型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應用,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加速培育新興産業,為做好改造升級“老字号”、深度開發“原字号”、培育壯大“新字号”的“三篇大文章”提供科技支撐。加快科技園區建設,積極培育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載體,提升産業競争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深入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
圍繞“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确定的“梳理成果”“成立公司”“進入孵化”“借力資本市場發展”和“推動企業上市”等5個環節,着力解決科技與經濟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創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産業活動,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一是深度梳理成果。進一步篩選一批能夠盡快實現産業化的省内高新技術成果,加快引進一批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重點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的重大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深入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利用省科技大廈常态化舉辦成果展示交易活動,發布符合産業轉型升級方向、投資規模與産業帶動作用大的科技成果,推動其落地生根形成戰略性新興産業。二是鼓勵科技人員創辦企業。定期組織科技成果發布推介、⏫✖和轉化對接活動,➿⚽✨➿科技成果持有人成立公司,鼓勵科研機構創辦企業,鼓勵大學生創業。科學确定技術股權和職務發明所在單位的股權,引入管理、市場推廣、投資等各類⏭➰者,孵化和催生一批高新技術産業項目。建立科技型企業統計數據庫,對入庫科技型企業開展精準服務。三是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培育。圍繞創新創業團隊在融資、輔導、宣傳、技術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依托科技企業孵化器提供專業化服務。推動傳統孵化器與新型創業服務機構開展深層次⏭➰,聯合建立“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鍊條,為初創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提高孵化器綜合服務能力水平。引進國内專業機構建設一批衆創空間,推動建設一批創新型孵化器。培育一批服務科技人員、大學生、農民和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四支創業隊伍的孵化器典型。取消孵化器、衆創空間認定,實行備案制度。四是推動科技企業借力資本市場發展。擴大省科技創業投資政府引導基金規模,用好政策補充增量,圍繞哈爾濱科技創新城聚集創投機構,提升引導國内外資本進入我省市場的能力。做大全省天使基金和創業投資總體規模,建立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風險補償機制,完善科技企業知識産權質押擔保補償機制。➿⚽✨➿具備條件的市地設立創投基金。五是推動一批企業上市。發展科技投融資社會組織及服務機構,對拟上市科技型企業進行跟蹤輔導,助推其在主闆、創業闆或“新三闆”上市(挂牌)。向科技型企業及時宣傳、傳遞國家政策和資本市場信息,開展企業上市系列培訓活動。
二、大力推進高新技術成果應用轉化
圍繞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和培育新興産業,加快推進高新技術成果應用轉化,加強科技成果轉化載體建設,有力支撐做好“三篇大文章”。深入落實《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的意見》(黑發〔2016〕23号),為轉化科技成果提供良好的政策➿⚽✨➿。
支撐改造升級“老字号”,加快應用先進适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重點➿⚽✨➿網絡協同制造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加快發展綠色制造技術與産品,大力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發展。圍繞标準化加工、智能化控制、健康型消費等重大産業需求,重點➿⚽✨➿食品加工裝備關鍵技術、食品安全防護關鍵技術、營養健康食品産品等研究開發與成果産業化。重點➿⚽✨➿新型節能技術、煤炭安全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石油高效開采和加工技術、能源裝備制造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應用。重點➿⚽✨➿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現代煤化工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應用。深入實施《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2016年版)的通知》(黑政發〔2016〕31号),➿⚽✨➿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傳統優勢産業領域的深度應用,推動應用信息化、綠色化、服務化改造傳統産業。
支撐深度開發“原字号”,推動傳統優勢産業鍊條向下遊延伸。以“油頭化尾”為抓手,重點➿⚽✨➿苯乙烯、新戊二醇、石油樹脂、環氧丙烷、聚烯烴等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應用,推動石油精深加工,促進油城發展轉型。以“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為抓手,重點➿⚽✨➿劣質煤燃燒、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技術、節能改造技術、分散燃煤鍋爐、熱電聯産技術、合成芳烴、煤制化肥、煤氣淨化、甲醇合成、化工新材料等關鍵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推動煤炭精深加工,促進煤城發展轉型。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重點➿⚽✨➿高效種植與養殖先進适用技術、生物農藥、水稻旱直播栽培技術、水稻産後減損與精深加工、米糠及稻殼等副産物綜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大豆食用和功能油脂、大豆蛋白及功能性成分提取、馬鈴薯澱粉加工、馬鈴薯飼料加工、稭稈綜合利用、鮮果保鮮、藍莓營養物提取及果渣綜合利用、牛肉生食和熟食制品加工、奶牛良種繁育、液态奶保鮮、乳制品加工等關鍵技術及設備的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應用,着力解決農業“量大鍊短”的突出問題。
支撐培育壯大“新字号”,發展新産業新産品新模式,培育增長新動力。重點➿⚽✨➿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産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落地轉化,創建科技型企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加快石墨、钼、藍寶石、碳纖維等特色資源高質化加工利用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加快培育成長性好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搶占經濟和科技制高點。加快生物航油、新一代液晶顯示屏、3D打印材料及設備等新技術新産品研究開發和産業化。以新一代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加強技術集成和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水平。圍繞生産性服務業共性需求,重點推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系統外包等領域創新發展,增強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效率,提高服務附加值。➿⚽✨➿液體關節、智能假肢、高檔輪椅等康複輔助器具關鍵技術和産品的研究開發,加強網絡化、個性化、虛拟化條件下服務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應用,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新技術新設備在工業、醫療、文化、健康、生活、娛樂等行業轉化應用,培育新興産業。
加快推進科技園區建設。積極推動我省科技園區發展,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推動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引擎,以現代農業為優勢補充,以科技服務業為重要支撐的技術先進、附加值高、清潔安全的現代産業體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抓住國家批準建立哈爾濱新區的有利機遇,利用好國家➿⚽✨➿新區建設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哈爾濱科技創新城配套功能。依托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等國家級高新區争取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哈爾濱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積極培育省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推動有條件的省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升級發展,争取國家創新型産業集群試點示範建設,推動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載體。➿⚽✨➿大學科技園建設。推進農業科技園區提檔升級,➿⚽✨➿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集成示範⛩⛪➰創建,新辟建一批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打造全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科技核心區。加強特色科技産業⛩⛪➰建設,提升高新技術等科技産業⛩⛪➰創新創業承載功能,構建創新型省份的戰略支點。
第五章 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
以科技創新創業為核心,以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為目标,以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為主線,以構建衆創、衆包、衆扶、衆籌創新創業支撐平台為抓手,有效整合資源,集成政策措施,健全服務體系,依靠市場機制和産業化創新,大力培育新技術和新産品、新服務和新模式、創新型企業和創新文化,進一步夯實創新驅動發展的社會基礎,加快形成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生動局面。
一、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為創新驅動提供支撐”的部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建設科技服務業核心示範區,加快建設科技服務業主要承載區,培育壯大一批科技服務企業和機構,優化科技服務生态環境,實現科技服務業與科技型企業互動發展。一是加強研究開發服務。發揮我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技術創新與研發服務優勢,鼓勵産學研⏭➰組建協同創新研發機構。建立健全科研設施和儀器設備等科技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共享的各類管理及運行機制。二是加強技術轉移服務。深化基于互聯網的在線技術交易和服務模式,加強技術轉移轉化專業服務平台及交易市場建設。鼓勵企業設立專員,負責技術難題的提煉及與研發機構進行技術對接。三是加強檢驗檢測服務。積極推動社會力量開展第三方質量和安全檢驗、檢測、計量校準、認證技術服務。培育并整合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檢驗檢測資源,建立基于互聯網與電子商務的檢驗檢測在線交易服務平台。四是加強創業孵化服務。完善孵化器服務功能,穩步擴大規模,構建以專業孵化器和創新型孵化器為重點、綜合孵化器為支撐的創業孵化生态體系。五是加強知識産權服務。培育、➿⚽✨➿各類科技咨詢服務機構開展市場化的專利分析和預警、知識産權戰略研究、專利運營、知識産權投融資等服務。六是加強科技金融服務。擴大科技金融機構的規模和數量,➿⚽✨➿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社會資本投資機構對科技企業進行投資和提供增值服務。七是加強科技咨詢服務。以科技戰略研究、科技評估、科技招投标、管理咨詢為主要内容,以生産力促進機構等科技服務機構為主體,發展咨詢服務及項目管理外包業務,為企業提供集成化的解決方案。
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促進創新創業為導向,重點建設以新一代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的科技服務業基礎平台,開展網絡化、個性化、虛拟化條件下服務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應用。一是加快科技服務平台建設。加快推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科技型企業公共服務、制造技術創新服務、科技資源共享服務、科技計劃綜合管理服務、科學大數據綜合服務、知識産權公共服務、檢驗檢測等科技服務平台建設,加快科學大數據标準體系建設。二是完善科技服務平台功能。圍繞服務業資源整合、産業集群發展、區域生産力促進等方面拓展科技服務平台功能,靈活運用電子商務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模式開展特色服務。
二、加快發展創新創業載體
着力構建衆創空間。按照市場化原則,➿⚽✨➿鼓勵企業、投資機構、行業組織等社會力量建設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載體,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實現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促進衆創、衆包、衆扶、衆籌支撐平台快速發展。鼓勵多方參與、多種形态的創業空間建設,➿⚽✨➿創業園、創業街、創業社區等多種形式創業載體建設,➿⚽✨➿創建集創業培訓、實訓、孵化、輔導和融資、推介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創業示範⛩⛪➰。➿⚽✨➿發展網絡化衆創空間,鼓勵大型互聯網企業等向各類創新創業主體開放技術、管理等資源,降低創業門檻和成本。
加快發展星創天地。加大星創天地建設力度,以農業科技園區、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科技型企業、科技特派員創業⛩⛪➰、農民專業⏭➰社等為載體,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運作方式,利用線下孵化載體和線上網絡平台,面向科技特派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職業農民等打造融合科技示範、技術集成、融資孵化、創新創業、平台服務為一體的“星創天地”,營造專業化、社會化、便捷化的農村科技創業服務環境,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
三、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态
強化知識産權運用和保護。引導和➿⚽✨➿科技企業提升知識産權戰略運用能力,加快建立自有品牌。加強技術和知識産權交易平台建設,積極推進知識産權公共信息、專題數據庫、保護、商用化等服務平台建設。加強知識産權信息傳播利用,強化知識産權投融資服務。培育知識産權新興服務業态,加快推進知識産權運營服務試點建設,加速知識産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服務機構提高知識産權分析評議、運營實施、評估交易、保護維權、投融資等服務水平。增強知識産權綜合行政執法能力,促進知識産權行政執法保護與司法保護緊密銜接。
加強科學普及。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全國科普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16—2020年)》,普及科學知識。利用多種形式加大節能減排、安全生産、消防、反恐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宣傳和技術對接推廣,加強互聯網基礎知識及技能人員培訓。➿⚽✨➿科技場館、科普教育⛩⛪➰等科普基礎設施建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普資源開發開放。積極辦好“科技活動周”“農民科技節”“科普大集周”等各類科普活動,有效利用全國科普日、世界知識産權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提高全民科技素養,營造全社會崇尚科學、重視創新的良好氛圍。
培植創新文化。大力弘揚雙創精神,豐富創新創業活動,打造創新創業黑龍江品牌,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讓創新創業文化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常态化舉辦創業大賽為科技創業企業和團隊搭建項目路演、創投對接、宣傳推介的平台,為大衆創新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公益性、開放共享的服務平台。加強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報道創新創業先進事迹,樹立創新創業典型人物,培育創客文化,真正形成政府鼓勵創新創業、社會➿⚽✨➿創新創業、大衆積極創新創業的良好發展環境。
第六章 夯實科技創新基礎能力
面向我省科技創新重大需求,結合我省自身優勢領域,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完善科技創新平台,培育創新創業人才,瞄準世界科學前沿,鼓勵自由探索,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科研人員攀登科學高峰,潛心突破原始創新“最後一公裡”,增強創新驅動源頭供給,為科技進步作出更多貢獻。
一、加強應用基礎研究
開展新型輕質高性能金屬材料、高性能碳纖維及碳基複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制備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基礎研究。開展農作物重要性狀形成機制、作物病害成災與防治機理、黑龍江省特色植物抗性機理等研究。開展重大産品和重大設施壽命預測技術的基礎設計理論、數字化制造,極端(超大、超重)裝備制造等基礎研究。開展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應用基礎研究,加快“空間環境地面模拟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寬帶無線通信網絡的信息理論基礎、面向數字化設計制造的理論及算法、光電子器件和集成微系統的基礎研究,信息系統、信息安全、信息網絡的應用基礎研究,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理論研究,制造業信息化标準研究,多媒體服務及處理、傳感器網絡基礎研究,基于網格計算的基礎研究,特色生态環境資源利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研究。
二、部署科技創新平台
積極争取國家實驗室建設。➿⚽✨➿哈爾濱工業大學建設宇航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省内其他具有基礎優勢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業謀劃争取國家實驗室建設。
加強重點實驗室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機器人、現代焊接等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快發展。實施《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黑科發〔2016〕43号),強化省級重點實驗室管理。圍繞智能制造、航空裝備制造、核電設備制造、高效節能、高性能複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生物醫藥、農産品精深加工、生态保護等方向加強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撐産業發展,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有條件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自建或聯合共建省級重點實驗室,➿⚽✨➿有條件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鼓勵省級重點實驗室承擔國家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以項目為載體開展跨部門和地區的多學科⏭➰研究。➿⚽✨➿重點實驗室開展關系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基礎研究,培育創新團隊。
加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推進科研成果工程化、産業化。圍繞我省重點産業的産業鍊缺失環節、薄弱環節、延伸環節,依托科技實力雄厚的骨幹企業,聯合重點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建設一批産學研相結合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科學分類,在定位、目标、運行等方面實行差異化評價。強化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外開放共享服務功能,以接受服務方的評價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鼓勵依托單位加強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和投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
➿⚽✨➿企業院士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建設,培育企業核心競争力。以我省支柱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中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創新業績顯著、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的企業為依托,➿⚽✨➿企業自建或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建設企業院士工作站、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工作室等研發機構。鼓勵和➿⚽✨➿企業創建國家、省企業技術中心,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建立健全企業主導産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鼓勵産學研⏭➰,形成行業關鍵和共性技術的研究⛩⛪➰,引領行業發展,在項目組織、人才培養、團隊建設等方面予以➿⚽✨➿,使企業研發機構成為技術創新和産品開發的重要源頭。
三、培育集聚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發揮政府投入引導作用,鼓勵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個人等有序參與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引進,加大力度引進急需緊缺人才。
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力度。加快科學家工作室建設,鼓勵開展探索性、原創性研究,培養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國際眼光的戰略科學家群體;形成一支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傑出科學家隊伍;在若幹重點領域建設一批有基礎、有潛力、研究方向明确的高水平創新團隊,提升重點領域科技創新能力;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方式,➿⚽✨➿哈爾濱新區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創建“太陽島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平台”,重點引進攜帶高新技術項目轉化和産業化的國家“****”專家、企業家等高層次人才。圍繞重點産業和大項目建設,探索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加大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的柔性引進力度,在科研立項、成果轉化、參評重大獎項、創新創業等方面給予其與全職引進人才同等待遇。積極鼓勵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業全職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入選者、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強化人才創新創業激勵措施。繼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改革,實行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職務成果知識産權由所在單位和發明人共有。健全完善技術入股、股權期權激勵、分紅獎勵等激勵政策,允許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的科研人員、高技能人才參與技術入股。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情況,适時開展《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修訂工作,注重科技獎勵項目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突出對重大科技貢獻、優秀創新團隊和青年人才的激勵。鼓勵科研人員創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領辦創辦企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家培育計劃,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科技企業家。➿⚽✨➿大學生開辦公司創業、⏭➰創業、去有發展潛力和新商業模式的小公司工作創業。充分利用孵化器和創業園資源,加快建設大學生創業見習、創業示範、科技創業實習等⛩⛪➰。➿⚽✨➿農業科技教育培訓,加強農民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全方位、多層次培養各類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教育,推動職業技能、安全生産、信息技術等知識和觀念的推廣。➿⚽✨➿農民創業,引導農民從事能夠增加收入的種植、養殖、銷售、加工等多種産業化創業活動。加強城鎮轉移就業職工技能培訓,推動城鎮轉移就業職工創新創業。
推進人才分類評價。完善人才評價标準和方式,分類建立以能力、實績、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克服唯學曆、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
四、深化對外科技⏭➰交流
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積極探索科技開放新模式、新路徑、新體制,将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創新資源的雙向開放和流動。落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實施方案,組織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中俄創新對話、中俄博覽會等相關活動,引進國外成果來我省落地轉化。鼓勵科研機構和企業申報政府間科技⏭➰專項和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項目,➿⚽✨➿符合條件的機構申報國家國際科技⏭➰⛩⛪➰。圍繞“中蒙俄經濟走廊”布局,以對俄科技⏭➰交流為重點,加強俄羅斯及獨聯體國家先進适用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繼續拓展與歐美發達國家間科技⏭➰與交流的渠道和領域,切實推動與日、韓等周邊國家以及港澳台地區間的科技交流。建立并完善對俄技術轉移平台,增強平台的對俄科技⏭➰信息、中介咨詢評估、技術标準、技術研發、成果産業化、⏭➰創新對接等服務功能,提升二次技術孵化能力及統籌協調全省技術孵化資源能力。構建并完善境内外對俄技術轉移渠道,加強技術轉移專業隊伍培訓,擴大對俄⏭➰成果的宣傳。加強省部聯動,繼續落實省部會商工作會議議題。落實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新一輪⏭➰協議内容。圍繞我省重大科技需求,推動中國科學院生物航油技術、清潔燃煤技術、大豆新品種等在我省轉化落地。深化與首都等發達地區的科技交流⏭➰,加強與北京中關村、北京市科委的⏭➰交流。深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2号),積極與廣東省開展科技⏭➰對接,引進更多先進理念和創新資源,共促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創業創新水平,➿⚽✨➿我省振興發展。
第七章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突出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建立政府作用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的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的協同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第一生産力、創新第一動力的巨大潛能。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協同創新,強化創新鍊和産業鍊、創新鍊和服務鍊、創新鍊和資金鍊的有效銜接,推進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切實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以破解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出發點,營造有利于創新驅動發展的市場和社會環境,激發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熱情與潛力,力争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主動适應經濟發展新常态。
一、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
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促進企業同政府間的良性互動,建立高層次、常态化的企業技術創新對話、咨詢制度,使更多企業參與我省技術創新規劃、計劃、政策、标準等的制定,發揮其在我省創新決策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企業在創新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開展國家、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培育工作,探索政府➿⚽✨➿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的新機制。引導企業增強創新意識,➿⚽✨➿企業圍繞市場需求開展技術研發和産品創新。
二、健全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
加快培育壯大創新主體,依托我省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骨幹企業等研發力量,構建産學研用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創新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成和運行機制,按照自願原則和市場機制,深化産學研、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的緊密⏭➰。積極發揮現有聯盟作用,服務産業技術創新,➿⚽✨➿國家級聯盟做大做強,扶持省級聯盟晉升國家級聯盟。圍繞全省十大重點産業發展,積極培育軌道交通、3D打印技術等具有産業和技術優勢領域的新聯盟。制定促進聯盟發展的措施,推動聯盟在先進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民生科技等領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并給予政策➿⚽✨➿。➿⚽✨➿聯盟内中試⛩⛪➰和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建設。鼓勵企業牽頭建立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牽頭單位給予獎勵。在戰略性領域探索企業主導、院校協作、多元投資、軍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模式。推動我省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重點)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構建開放、共享、互動的創新網絡,積極争取我省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列入國家級創新平台建設。實施科研院所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建設一批高水平協同創新平台。發揮科技計劃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促進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深度⏭➰。
三、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
加快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建立健全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建立黑龍江省科研機構體制改革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推進公益類科研院所分類改革。堅持技術開發類科研院所企業化轉制方向,➿⚽✨➿一批條件成熟的科研院所轉制成企業。改革完善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制定科研院所績效評價指标體系和評價辦法,加強績效評價。推進科研院所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職稱制度等方面改革。推動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制定鼓勵社會化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意見和措施,通過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手段,➿⚽✨➿社會化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探索非營利性研發機構的市場化運行模式,按照“政府推動、高校參與、依托園區、國際⏭➰、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制定非營利性研發機構在經費來源、财務和人事制度、服務模式及基本保障等方面的措施,推動其發展壯大。
四、促進軍民科技融合發展
引導和鼓勵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航空航天技術、艦船科技、動力技術、電子科技、核心制造工藝與裝備技術、關鍵材料技術、核心元器件技術、關鍵軟件技術、工業數字化設計制造與測試技術、核技術等軍民共用高技術研發,增強民用技術對國防建設的➿⚽✨➿,推動重大軍工技術達到終極技術目标前的技術溢出和軍民兩用技術相互轉化應用。發揮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船重工集團第七○三所、哈電集團、東安公司等涉及軍工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骨幹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加強與軍工集團⏭➰,積極➿⚽✨➿軍工航空航天、特種車、傳感器等先進技術轉民用,開發高技術特色産品,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加強與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成果對接,積極吸引軍轉民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努力推動技術标準規範、計量測試、科技情報等科技創新基礎資源的軍民互通,促進軍民科技資源互動和開放共享。➿⚽✨➿軍民融合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研究設立我省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産業投資基金,推動國防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促進經濟發展。建立和完善軍民共用科技成果交易、軍民共用技術雙向轉移機制,促進我省與軍隊院校、科研院所之間的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增強先進技術、産業産品等軍民共用協調性。組建我省軍民融合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充分利用省内外創新資源,帶動我省軍民融合技術整體提升。按照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要求,推動建立一批軍民結合、産學研一體的科技協同創新平台。落實國家軍民共用技術重大項目一體化論證和聯合實施工作方案,鼓勵和➿⚽✨➿民用企業加大軍民共用技術的研發投入,與軍工企業加強協作,組織開展軍民共用重大項目聯合攻關。積極争取和充分利用國家➿⚽✨➿軍民融合産業發展的政策、資金。
五、構建統籌協調的創新治理機制
完善并加強基層科技管理機構與隊伍建設,建立并完善省、市、縣三級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網絡。建立全省科技成果信息系統,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彙交與發布。完善科技計劃管理辦法和資金管理辦法,建立目标明确和績效導向的科技計劃管理和資金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省科技報告管理制度,實現科技資源持續積累、完整保存和開放共享。開展全省科學技術基礎條件資源調查和創新活動統計調查,建立科學技術資源的信息交流發布平台,及時向社會公布科學技術資源信息。建設龍江科技高端智庫,發揮其對科技創新決策的支撐作用,對科技發展戰略、科技發展規劃、科技計劃布局以及科技政策制定等重大事項提出咨詢意見。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政策監測評估制度和科技規劃動态調整機制。
第八章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一、推進科技創新創業政策落實
破解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性障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和重新制定的《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黑龍江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推動科研組織實施與市場需求的有效結合,為科技成果轉化市場化提供法制保障。落實已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加強《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黑龍江省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通知》(黑政發〔2015〕7号)、《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集聚人才體制機制激勵人才創新創業若幹政策的意見》(黑發〔2015〕6号)、《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的意見》(黑發〔2016〕23号)、《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和衆創空間發展的指導意見》(黑政發〔2016〕33号)、《省科技廳、省委組織部、省财政廳、省國資委、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知識産權局關于印發〈黑龍江省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改革的實施細則〉的通知》(黑科聯發〔2015〕40号)、《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科技廳等部門關于加快我省科技服務業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黑政辦發〔2015〕53号)等政策措施的宣傳,推動促進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等相關政策的落實。
二、完善科技投入保障機制
優化科技計劃(專項、基金)布局,加快建立使用科技創新規律、統籌協調、職責清晰、科學規範、公開透明、監管有力的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機制,提高财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大對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研究、戰略性新興産業關鍵技術研究開發、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科技基礎條件建設等➿⚽✨➿力度,完善競争性➿⚽✨➿和穩定➿⚽✨➿相協調的投入機制。落實激勵企業研發的普惠性政策,引導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投入主體。發揮财政科技資金的杠杆作用,帶動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科技創新。發揮金融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壯大創業投資和資本市場,提高信貸➿⚽✨➿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類金融工具協同➿⚽✨➿創新發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以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資本、民間資本共同投入的市場化、多元化投融資體系。
三、加強規劃實施與管理
加強對規劃實施工作的領導,建立由省科技部門牽頭、中省直有關部門參與的科技規劃實施體系,進一步完善會商和溝通機制,定期研究和部署規劃實施工作,明确責任,落實任務,加強管理。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建立科技規劃監測評估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科技規劃項目執行情況的制度化、規範化監督評估機制。健全科技規劃動态調整機制,根據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變化,對确定的發展目标、科技發展優先領域、主要任務進行适時的調整,提高科技規劃實施效果。加強科技規劃與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銜接,加強對市(地)科技規劃實施的指導,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建立市(地)穩定的溝通渠道和互動機制,實現兩個層面上規劃實施工作的有機結合與上下聯動,協同配合,合力推進規劃的實施。